一粒种子的力量

□本报记者 赵一诺

眼下,正值大豆夏管期,中储粮北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试验田绿意盎然,一望无际的大豆田正在结荚,龙江种业再次传来好消息——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大豆品种“黑河43”丰收在望。

种子是国家粮食安全命脉。近年来,省农科院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,加大种源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,全力打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“策源地”,不断提升种业发展核心竞争力。一粒粒饱含生机的种子破土而出,丰实了黑土地上的大粮仓,串成产业链,蹚出了一条条种业科技创新路。


(资料图)

只有好种子,才能种出好粮食

种了大半辈子地,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水稻种植大户崔明认准一个理儿:好种子才出好稻米。

这几年,老崔经过对比,选择的品种就是品质好、抗倒伏、产量高的“绥粳18”。望着育秧大棚内绿油油的秧苗,老崔说,这两年种了100多亩,每亩产量达1200斤。

10多年前,老崔所处的积温带,缺少水稻主栽品种。省农科院聂守军研究员经过近30年攻坚,带领团队培育出“绥粳18”等70多个水稻品种,破解了“种筑基石”的创新密码,打破了国外育种技术垄断。

坚持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”,聂守军及团队用实际行动守护着“中国粮食,中国饭碗”。2017年、2018年,“绥粳18”成为我国单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,是目前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香稻品种。据统计,聂守军团队所育成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.6亿亩以上,增收稻谷超过76多亿公斤,有效地带动农民丰收又增收。

近年来,省农科院不断加大育种创新攻关力度,品种选育数量大幅增加,类型不断丰富,一批高产稳产、优质、多抗新品种加快推出。优质水稻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,高产高油大豆等新品种加快培育,展露出中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保障粮食安全的“硬核”力量。

育种,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

一粒稻,一颗“芯”。一粒好种子,从试验田里走出来,离不开日夜耕作的“农民”。省农科院里这群特殊的科学家,寒来暑往在田垄上劳作,在实验室里奋斗,他们爱种子,就像父母爱孩子,他们深知,“要端牢中国人的饭碗,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。”

水稻育种是个漫长的过程。育成一个产量高、抗病性强、抗倒伏、耐低温、食味好的品种,从选择上述具有优良特性的“亲本”,到经过产量、特性鉴定,区域试验等,要经过十余年的努力。

2000年,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团队明确了研发目标:一定要育成更耐寒、更抗病、适应性更强、丰产性更好的新株型。

播种、观察、记录、选择,筛选出理想的材料,然后再播种、管理、对比试验……十几年来,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主任刘传雪头上太阳晒,脚下水汽蒸,满身是泥水,每年有200多天忙于田间地头、在实验室里做研究,有30多天在企业和农户家调研,“稻子会说话,必须找它常沟通,用心观察,才能看透其特性。”

“龙花00233”整精米不高、“龙花02063—1”抗病性不强……刘传雪说,品种改良的过程,经常一波三折。但大家没有被困难吓倒,跌倒了就爬起来再战。

终于,科研路线在一次次试验中逐渐清晰,关键技术被一一突破,理想株型材料与其他各种优良性状得以聚合。2011年,“龙粳31”横空出世:产量高、品质良,整精米率高达71.8%;抗病性强,特别抗稻瘟病能力强,大面积种植10多年没有发生病害;抗冷性强,广适性强,芽势强,耐贮藏。

截至2022年底,“龙粳31”在我省已累计推广超过1.26亿亩,以“龙粳31”为主体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,被列入国家“十三五”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,在国际领先,叫响“六碗龙江大米中有一碗来自龙粳31”的闪亮名片。

成绩斐然,团队却从未停下脚步。刘传雪说,“稻田就是我们眼里最好的风景,我们要不断做强‘农业芯’,推动水稻产量、抗性以及食味品质齐头并进。”

小小种子,串起一个产业链

黑河市爱辉区古城现代农机合作社种植的大豆地里“豆浪”翻腾,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十分壮观。“眼前试验田种的大豆是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‘黑河43’,高产和稳产性非常好,深得农民信任。”黑河市爱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站长张凤琴说,“身边种地的朋友都知道,‘黑河43’是一个高蛋白品种,适宜我们这里种植。”

过去盯产量,现在盯市场,优质的种子越来越受农民青睐。黑河市位于高寒地区,大豆育种具有特殊性。近年来,省农科院育种团队大力研发培育高产、优质、抗病的大豆新品种。黑河分院育种专家闫洪睿所在团队历时12年,选育出的早熟大豆品种“黑河43”高产稳产、抗病性强、适用性广,目前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,累计种植面积已突破1亿亩,为农民创造收益695.1亿元.

“2017年起,‘黑河43’连续多年大面积种植示范,平均亩产超过500斤,丰产性非常好!”闫洪睿面露喜色。

打好种业翻身仗,最重要的是品种的突破。这些年来,省农科院集中科研力量开展高产攻关、高产试验、品种改良,加快破解种源“卡点”,建院以来共育成推广玉米、水稻、大豆、小麦、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1912个。同时,打通种子研发上下游“任督二脉”,面向产业搭建服务孵化平台,做大做强种业产业链,多维度推动成果转化由“终端服务”向“过程服务”转变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