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观焦点:新龙江 新故事丨赵健,建设“智慧之桥”的龙江人

□本报见习记者 杜清玉

11年对桥梁工程的潜心研究,8年对桥梁建造技术的研发攻关,近20年潜心于桥梁建设,让黑龙江人赵健实现了做桥梁工程师为中国建桥的梦想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015年,赵健博士毕业,进入中国铁建大桥局,开启了桥梁建设之路。作为中铁建大桥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、总工程师,虽然公司驻地在哈尔滨,但是修桥者的宿命就是奔走在山海之间。至今为止,年仅37岁的赵健共参与了11座已完工大桥、21座在建大桥的建设——广州明珠湾大桥、石首长江公路大桥、三门峡黄河特大桥……每座大桥建造的背后,都有赵健及其团队提供的技术支持。

“落日映照下,俄罗斯岛大桥横跨山海,1104米的长度让我备受震撼。”在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求学期间,赵健见识到了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——俄罗斯岛大桥,坚定了他学成回国建设中国桥梁的决心。

工作之初,他从事的是研究工作,先后参与了天津市省部级多项科技研发工作,同时协助解决了多座重点桥梁关键技术难题。

为了更进一步接近自己的梦想,2019年,赵健主动申请调入广州明珠湾大桥项目,任项目总工程师,从此扎根在了施工一线,开启了一段新的“建桥之旅”。

多年的学术研究为他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。在项目建设中,赵健擅长为桥梁工程“把脉问诊”,再用理论与技术指导解决建设过程中的“疑难杂症”。单是一座明珠湾大桥,赵健团队就解决了超百项的技术难题。

广州明珠湾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三主桁钢桁拱双层桥,面临多项施工环境考验和建造技术难题。如何让大桥在12级台风中屹立不倒?如何实现大跨度钢桁拱桥精准对接?一个个问题萦绕在赵健脑海中。在没有先例参考的情况下,赵健带领技术团队夜以继日查阅大量资料。为了完美实现大桥合龙通车,赵健一遍又一遍利用BIM技术平台、风洞试验进行测算演练,不断修改优化施工方案。

“以前都是坐在室内研究桥梁的某一方面技术,现在真正着手建设一座桥梁,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难题,压力很大,但是动力也很足,现场感受到的那种使命感、责任感、成就感,驱使你一定要去完成它,并且要完成得很好。”赵健说。

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,明珠湾大桥于2021年6月28日按期实现通车。依托明珠湾大桥,赵健团队研发了多项桥梁建造关键技术,首次实现了“三维激光扫描监控技术”在大型复杂结构桥梁中的应用,申报国际专利8项、国家专利60项、省部级工法14项,授权软件著作权8项,发表学术论文13篇,出版专著1部,并获得多项科技大奖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智慧之桥”。

从研究室走向建设现场,让赵健能够站在桥上,看得更远,也看到了桥梁建设工程中更多的问题,打开了新的思考路径。

明珠湾大桥建成通车后,赵健又申请调入另一座宏伟桥梁建设的队伍中,奔赴属于他的下一场山海,时刻准备“逢山凿路、遇水架桥”。2022年末,哈尔滨都市环线西南环段路标项目中标落地,赵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上场策划,细化施工方案。

“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,建设美丽龙江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和愿望,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。”赵健说。

关键词: